商务合作定制紫陶入驻名人堂投稿

建水紫陶的发展以及卓越贡献者

发布者:阁主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0-09-27 13:33

建水紫陶的发源地建水,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烧造陶器。随着岁月的交替,到了宋代,早期的原始制陶业开始向粗陶产品过度,但要问起现如今名扬海内外的建水紫陶是从什么时间横空出世,还真没有什么明确的史料记载。大约是在清晚期的道光年间,一个偶然的机缘巧合,使得建水紫陶这朵中国工艺的典范浮出水面!

大家都知道清朝道光年间,整个国家的命运就开始跟着走下坡路啦。在他任期内的1840年,八个国家的一堆洋鬼子,号称“八国联军”,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王朝的大门,大量鸦片如洪水般疯狂涌入中国,开始毒害广大中国百姓。其实在这更早之前,中国尤其广东沿海一带,由于通商开埠的便利原因,鸦片已经早就进入中国市场。1821年,黄爵滋奏请朝廷“将内地吸食鸦片者俱罪死”。当年十一月,清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当时鸦片这股毒瘤无可避免地深入到全国各地,云南边陲也无幸免。吸食鸦片的专用工具——烟斗,就应运而生。那时的一众建水陶工们,手里最大的买卖就是制作大量的烟斗,以满足吸食者的需要。贫穷的中下阶层,用一般材质的粗陶烟斗就能够满足;而那些比较富贵殷实的“大烟鬼”们,就会要求吸食工具的品质化、高档化。这样,各种应顾客需求的烟斗就应运而生。谁家能够推陈出新、构思巧妙,就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取得好收益。当时卖得最好的就是一种细白陶的烟斗,咱们就给她起个外号叫“白富美”吧。“手握白富美,变鬼也无悔”!

当时在广大众多陶工中,有一个人,叫潘金怀。直到现在,也无从查证此人的生卒日期。总之,他那时天天百爪挠心,正在为自家生意惨淡发愁。自己做的“白富美”敌不过周围的竞争对手,这可如何是好,怎么才能多挣几个“奶粉钱”呢?

一天,他在制作一个“白富美”时,由于连日焦虑,思想溜去小号,一不小心,将一块红色泥料掉了上去。他也没注意,就裹进窑里烧了起来,没成想,开炉一看,乖乖不得了!一个烟斗,白中有红,那一点红,犹如美女薄施粉黛,分外美丽!他灵机一动,为什么我就不能创新设计一些其它不同颜色的烟斗出来呢?受此启发,他将建水碗窑村特有的五色陶土,在制泥时充分地混合搅拌,经过筛目充分过滤后,居然滤成一种非常漂亮的紫红色陶泥。再经烧制后,在建水首创出“紫红色”烟斗。怀着揣揣之心,拿到客户那里试销,正赶上这些富得流油的大户们正在对满大街都是的“白富美”开始审美疲劳,立刻眼中一亮,纷纷抢购之。潘金怀随后的订单如雪花般纷至沓来。

紧接着,潘金怀又不断为它的创新进行改良。为了祛除烟斗的手感粗糙,他首创尝试用白色的鹅卵石去对产品进行抛光。经过这样抛光后的产品,手感细腻,显现出自然的光泽,比之前的产品雅致精美许多。也是这一磨,从此就诞生了有别与其它陶瓷品类的生产工艺——无釉磨光,这也是建水紫陶独具的唯一性工艺特点。

为了提高产品身价,潘金怀又考虑对产品作一些额外修饰。他根据人们的不同喜好,在陶坯上画上花卉翎毛、山水人物,书写名人诗句,照迹雕刻后,填以白色或黑色等不同颜色的陶泥烧制,成品更加精致典雅,装饰性和观赏性都大为提高,越来越受人欢迎。这也是建水紫陶生产工艺中的第二个唯一性特点——阴刻阳填的雏形。

这个为毒品服务的工具,居然阴差阳错的成为了有史以来建水的第一代紫陶用品,是建水制陶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式创新。在以后,其他的陶工们争相仿效,又陆续开创出各色丰富的紫陶产品。从此,建水制陶业进入了真正的建水紫陶时代。潘金怀也被后人理所当然的奉为“建水紫陶开创宗师”。

说到对建水紫陶产品的修饰以及阴刻阳填的发展,又要提到一个叫张好的窑工。张好也是建水碗窑村人,生于清同治八年,比潘金怀小一些,从小玩泥巴长大,耳濡目染,是车盘上的一把好手。早期主要从事粗陶生产,善于制作各种造型的陶器,对建盖庙宇的琉璃瓦、葫芦、龙头、龙尾、鸟兽头等装饰陶尤其拿手,产品灵动自然,栩栩如生。

潘金怀的紫陶产品一经问世后,张好即决定对紫陶进一步美化,以提高其档次。张好是个有心人,他经过认真思考和细心观察,基本掌握了有文化的这些人们对于中国传统书法字画比较推崇和欣赏的心理,于是就请建水书画名家对烟斗进行装饰。受烟斗形状和大小的制约,不可能在方寸之地展现太多的内容,于是截取字画的一小部分,如断简残篇一般,雕填于烟斗陶坯上烧制,这又孕育出建水紫陶装饰上的另一大特点——断简残贴。正是由于它的断、它的残,反而显出一种残缺美,真可谓是匠心独运,别具一格,让人从中品味出非同一般的深远意蕴。

但烟斗毕竟是中国积贫积弱特定历史时期的病态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宣统时期全国开始推行全面禁烟。于是潘金怀和张好等人开始改制花瓶、笔筒等器物,就这样使得建水紫陶的生产范围和品种逐渐拓展开来。

下面就是当年著名的、集众家所长、开创建水紫陶一代先河的“八家斗”烟斗。

烟斗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病态消费品,随着时代的进步,必然要被淘汰。而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紫陶工艺,烟斗集书法、绘画、雕刻、镶嵌、烧制、磨光等工艺于一身,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在后人的不断发扬光大下,建水紫陶完全剥离了低级趣味,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紫陶产品也作为一种艺术品,以其独特的装饰性和观赏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作为紫陶的创始人,潘金来和张好,开创了建水陶器制作的一个新时代,是应该,也值得让我们记住的。

建水紫陶自开创以来,距今已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有一位承上启下的代表性人物,他对建水紫陶艺术在当代的蓬勃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当代的标志性建水紫陶工匠代表,后辈们均以他的传世作品作为经典来模仿,他就是——向逢春。

向逢春,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出生在建水县。他们家是习武世家,他的曾祖父在清朝同治年间曾任花翎副将,他的父亲是武举人。到他这一辈,除了耍刀弄棒之外,家境日落。为了生计所迫,他从13岁起,开始学习制作陶瓷。本来一个陶瓷的产出过程集制泥、拉坯、装饰、刻填、烧制、磨光等全套流程,需要分工合作,一个工匠只负责一个或几个工序,结果向逢春把这些工序的操作技能全部掌握,实为罕见的全才。

早期,他也只是烧制一些百姓日常使用陶器,后来觉得这样没有前途,自己开始自学中国传统书画,尝试将书画等艺术形式装饰到陶器之上。他首创将梅、兰、竹、菊等画意跃然陶器之上。他还揣摩出用粗细不同的鹅卵石对出窑的陶器进行数次打磨抛光,使得成品的细腻和光泽度远超同行。后期,他的作品已趋成熟,造型古朴生动、书画精湛传神、色泽有如古董,而被称为“向氏三绝”,使得当时的达官显贵或是贫民百姓,皆以拥有他的作品为荣。

1933年,他制作的“汽锅”在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获得美术大奖。当时,蒋介石指定要他的作品,云南省主席亲派专人督办。

新中国建国以后,在1954年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上,向逢春带队进京,他所制作的各类作品受到专家、观众的广泛赞赏,这也就此奠定了建水紫陶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美誉。

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国外出访赠送的国礼当中,就有他的作品。但由于当时历史动荡的不幸,到1958年,在“反右运动”中,他被打为右派起,就再没有制作紫陶,直至1964年离世。由于他的作品文化和经济价值极高,在1984年,原国家文化部将其作品定性为“三级文物”,不准买卖交易出国。

2007年,中央电视台在云南寻宝的一次访谈节目中,故宫古陶瓷专家杨静荣先生评价向逢春说:“向逢春这个人,他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他把建水窑提高了一个档次,把建水陶从一种单纯的实用陶器,上升成为‘诗书画融为一体’的艺术品,使建水陶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陶,最后发展成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他是建水艺术陶的集大成者,堪称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他的衣钵仍被后人完好的延续着。他的长子向福功,继承了其父精湛的手工艺绝学,并博采众家之长,将建水紫陶推向更高的艺术表现境界。

向福功(向逢春 长子)

在向福功之后,又涌现出众多的建水紫陶优秀手工匠人。其中,尤以建水紫陶四老最为出名,分别为:陈绍康、谭知凡、马成林、袁应德。在这四个人中,又以陈绍康最为知名,是向福功后,当代建水紫陶的领军人物。

陈绍康1939年生于建水。祖上来自江西,在建水开窑,到他这一带已经是第五辈。他从小随父亲学习制陶,1956年开始正式在建水手工联社参加工作,师从向福功。当时的紫陶生产制作工艺因循守旧,器型没有变化,高品位的陶瓷鲜有涉足。传统文化品位和艺术氛围逐步丧失,辉煌的历史渐渐被人们淡忘。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陈绍康带头在联社里搞产品设计创新,并多次主动申请被选派到江苏宜兴、江西景德镇和广东石湾学习各地先进制陶经验。在与各地行家里手切磋技艺的过程中,广纳众家之长,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视野。

在以他为首的当代建水紫陶人推动下,1980年以后,建水紫陶工艺技术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品种增加到100多种,生产销售情况转好,并在国内市场开拓出一定知名度。进入90年代,陈少康又另辟蹊径,奇思妙想借鉴青铜器的造型设计出众多的餐具、茶具产品,体现出深层次的内涵美。

其设计的经典作品先后获得“百花奖”和“优秀创作奖”;部分产品被国家珍宝馆收藏;由他和谭知凡、马成林、向丽芬等多人合力制作的四只大型紫陶花缸在人民大会堂得以陈列。其作品被选送到十多个国家进行展销,并被评为“全国工艺美术优秀工作者”。1995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评委会联合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陈绍康擅长器型设计,将设计思想融入拉坯,使其极具美感和大气魄。他善于把生活中的朴素元素和时代审美融入作品中,装饰独具特色和得体。他在白陶上实施“淡艳”装饰,使得作品层次分明,达到水墨画中“墨分五色”的神奇效果。它涉及的各色陶品,造型新奇,风格独特,形神兼备,达到了新奇古美的艺术境界。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他,誓将谨记紫陶先辈匠人们的谆谆教诲,将紫陶烧制这门“火”的艺术、这种被称为“滇南琼玉”的文化品牌,传承、推广、创新下去。

步觉堂︱咏器七首
紫陶文化阁主   阅读量:120
建水紫陶的发展以及卓越贡献者
紫陶文化阁主   阅读量:93
解伟,笔名解放,云南省陶瓷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紫陶文化阁主   阅读量:189
玩音乐的李映禄,如何成为了紫陶大师?
紫陶文化阁主   阅读量:83
李映禄老师教你认识紫陶壶壶型
紫陶文化阁主   阅读量:104
建水紫陶的艺术价值该如何发展?
紫陶文化阁主   阅读量:166
【寻找身边的手艺】建水紫陶
紫陶文化阁主   阅读量:155
建水柴烧,把做陶当做一种信仰!
紫陶文化阁主   阅读量:129

网站名称:紫陶阁

备案号:滇ICP备14005210号-3

联系我们 :微信号(zitaoge888)

移动版本:http://m.zitaoge.cn/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880号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