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合作定制紫陶入驻名人堂投稿

【寻找身边的手艺】建水紫陶

发布者:阁主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0-09-10 10:40

纵观华夏历史,陶瓷如同这浩瀚海洋中的颗颗珍珠,闪烁着熠熠的时代的光彩。作为泥与火的结晶,陶瓷凝结的不仅仅是人类的智慧,更多的是反映其内在的精神文化之源。

本文以紫陶作为切入点,以建水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为分析平台,体会建水紫陶在中国陶瓷历史中是怎样生成,发展、传承和变异的,以及对我们的现代陶艺制作有何延展及借鉴作用。

任何艺术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环境基础之上,不同的环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陶艺如同一颗颗兰草,无论生长在哪里,都依旧散发着自己的阵阵幽香,它属于劳动者的艺术,是创造者,享用者和欣赏者的统一体,它徜徉在自然广阔的天地,散发着特有的艺术魅力。

一、建水紫陶的起源

1、建水紫陶的起源

建水紫陶产生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它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朵独特的渗透多元化民族影响的艺术奇葩。位于建水县城北部约1.5公里的碗窑村,相传从宋代就开始烧窑制瓷。在碗窑村圆通寺康熙四十一年《奉本府清军府明文》告示碑文载:“碗窑名虽一窑,内分上下,烧造器皿,各不相同。上窑烧造者:缸、盆、瓶、瓮;下窑烧造者:碗、碟、盅、盘。”由于烧窑制瓷业的日益兴旺,碗窑村在清朝中期发展分为上、中、下三窑,专门进行烧窑制瓷的生产,同时也兼烧陶器,从此也一跃成为滇南陶瓷生产的重要基地。 在当地出土的器物中其中一些刻、印花青瓷碗、盘、瓶、罐、壶等,充分证明其烧造受到了河北定窑和浙江龙泉窑产品的影响。据《建水县志》记载:“笔架山之有碗花石(在焕文山发脉处,名核桃原产此石,昔江西景德镇人常购以饰瓷器)。”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景德镇人来购碗花石势必影响到建水窑烧造青花瓷器。位于碗窑村正北方的张家沟后山南坡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20多座古窑址。

2、建水紫陶产生的时间

建水开始烧造紫陶的历史却要从清代道光年间的烟斗烧制开始算起,直到光绪年间的当地的陶工发明了用当地开采出的红、黄、青、紫、白五种不同颜色的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泡水搅浆,过滤,练泥后成紫红色的陶泥,再经拉坯制成各式器皿,经过烧造变成紫红色,再用大小不同的鹅卵石打磨其表面,从而使器皿质地变得如上釉般光亮,且更加细润,从而开创了建水特有的紫陶生产新工艺。继而民国年间,经工匠们的后续改良和创新,使得建水紫陶更是以其造型美观、装饰独特、典雅而闻名于世,解放后,建水紫陶工艺又得到了新的发展。

3、建水紫陶的发展

建水紫陶一名的由来却要从中国轻工业部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为云南建水陶瓷厂办法了证书说起——“云南建水陶瓷厂,你单位紫砂陶锅经部批准评为全国轻工业优质产品,特发证书以资鼓励”同时期建水工艺美术陶厂生产的高脚汽锅、残贴小花瓶产品在一九八三年全国紫砂器同行业质量评比中评为优胜产品。轻工部把建水陶称为紫砂陶,后来经厂领导研究决定为了区别于宜兴紫砂而更名为红陶、红土陶、红泥陶,最终因其陶土十分细腻,含砂量极少而确定为紫陶。在1988年12月省经委颁发的奖状中,工艺美术陶厂的“狮头牌紫陶汽锅”荣获了省优质产品称号。从此“紫陶”这个名称也就正式出现了。如今,紫陶业已成为建水的一张名片,一个对外的窗口,但是在轻工部,仍然将建水紫陶划分在紫砂陶类。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1953年,北京举办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规格最高的民间艺术盛会,建水紫陶又一次展示了它的绰约风姿,建水紫陶被列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并驾齐名。建水紫陶具有耐高温,透气,保温等特点,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多彩的造型,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法使得建水陶瓷烧造工艺的已延续至今,并发扬光大。

二、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艺

各地使用的制陶原料不同,烧造出的器物其表现质地也不尽相同,先秦考工记中所记载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其中所讲的材美工巧,就淋漓尽致的反映出我国传统的造物思想,粗陶表面凹凸不平的橘皱质地,给人一种稚拙,沧桑之感;而细陶那如丝般光滑的表面,则给人带来一种隽秀,淡雅,恬适的感觉。我们在完善紫陶器物使用功能的同时,不断对材料工艺进行改良,努力发现蕴含于材料中的情感魅力,以及与生活,审美的连接点,注重其形式美感的表达,极力使器物与人们的审美和时代风尚协调一致。

建水紫陶原料主要产自于距县城两公里附近的碗窑村,其开采的陶土厚度约为0.54—11.54米,一般厚度为4---6米。建水县城附近剖面的地质分析,黄色砂岩,砂质页岩及黄色粘土,中含砺石 约在地下10-15米,灰黄,灰白,黄褐,紫红等杂色粘土约为15米以下。陶土中氧化硅、氧化铁含量较高,建水特有的陶土有五色,分别是红、黄、青、紫、白色,开采出的陶土需按照不同颜色摊开分别放置,自然风干后,经过石磨团磨制成细粉,根据磨碎程度的不同,在制作时分别产生了粗陶器,普通陶器和细陶器的区别。

过筛后的陶土按照一定的严格比例将红、黄、青、紫、白色土进行配比,再将其倒入陶缸中浸泡搅浆,放置后沉砂再次进行淘洗搅浆,如此反复多次,在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成“生泥”。只有经过很好的研磨淘洗陈腐,才使得紫陶泥达到细润如脂,腻似滑酥,柔滑红润的细腻程度。

1、成型工艺

紫陶的造型作为造物活动的物化表现,服务于人们生活的同时也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而改变,紫陶制品中包含着人们对于制陶艺术的创造和对于美的追求。一个精美的紫陶制品体现了艺人对于泥性的把握,一方面要依赖于陶土的可塑性,另一方面则充分表现在艺人精湛熟练的技艺上,造型的转折和细部处理之处的干净利落使得陶泥的可塑性发挥到了极致。

1.1拉坯

拉坯是建水紫陶中成型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建水紫陶拉坯工具是陶车,在拉坯之前需要进行揉泥,其操作的目的是将泥料中残余的气泡以手工搓揉的方法排出,并使泥料中的水分进一步变得均匀,以避免在烧制的过程中产生气泡,变形或开裂。工匠们常使用拉坯机进行拉坯成型。拉坯成型的特点是器型规整,厚薄均匀,在陶壁表面和器底内部普遍遗有密集平行的轮纹。如果说,泥料是构成陶器的基因,那么,拉坯便是陶器生命形成的始终。经过长年累月的实践,制陶艺人们总结出拉坯的诀窍,要根据坯泥的湿度和车盘的转速均衡用力。由此可见,拉坯是整个制陶过程中关键的环节,一件成功的器型的典雅与媚俗,雄浑与小气,都是缘于拉坯时的微厘之差。拉坯时你可以充分感觉到建水陶土那细润如脂,腻似滑酥,柔滑红润的细腻程度,造型在指尖不断变化,这样细如膏脂的陶泥让多少制陶人难以割舍,一件件精美的物品都出自于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由于紫陶的装饰还在拉坯成型后需要进行刻填工艺,并在烧成后要进行进行打磨,由此也就决定了建水紫陶在拉坯时坯体壁要较厚,以便于内外修坯和之后的工艺制作。对于不同造型的器物拉坯时也要区别进行,较大件的制品需要分段拉制,在干湿程度相同时进行拼接而成,拉坯技艺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也对后续工艺有很重要的影响。

1.2手制成型

手制法可以分为两类:一捏塑法,一般较小型陶器多采用手捏塑成各种器型,粘结在器物上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或一些小型壶体的壶流,壶把常采用此种方法来塑造。另一种为泥条盘筑法,先将泥搓成泥条,然后圈起来,再一层层的堆叠上去,并将里外同时抹平,制成器型,或者是采用一根长泥条连续向上盘筑,然后里外均匀抹平制成器型。然而在陶瓷造型过程中也并非指一种孤立的制作方法,而是将多种制作方法综合运用在同一件器物上,通过这种不同的变化丰富了陶瓷造型的表现语言。

1.3修坯

修坯也是俗称的利坯,它是陶器生产中的一道工序,拉坯成型的器物在阴干后用车刀进行修整,使其坯体更加规整,细薄平滑,符合器型的要求,建水紫陶的初利时用光滑的塑料板进行轻轻的刮平,待坯稍干时再进行修坯。这是一道要求较高的技术工序,在修坯时要先用修坯刀,削去底足多余的泥,顺着重心将底部修出底足来,然后反过来修坯体的内部,这时所用的刀头需要是弯曲的,刀口锋利,顺着底部修至器型的口部,修坯时用力均匀保证坯体的薄厚程度均匀,最后修器型的口沿部,在修坯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造型的曲线变化,同时对于泥坯各部位的厚薄程度要均匀,根据不同的造型需要在使用工具时也要更加小心,对于琢器的利坯更要需要多次进行修坯,粘接,是成型时关键的一步。

1.4刻坯

紫陶坯体拉坯成型后,需放置在阴凉处待泥坯自然脱去少许水分,修坯后根据需要进行绘制,一般采用黑色墨汁直接在坯体上绘制底稿,然后采用传统的自制的钢针,利用伞骨将其一端打磨制成约为1.5厘米长的斜状刃口,刃尖极为纤细且锋利无比。刻坯时沿着事先画好的墨迹两侧的边缘进行垂直刻划,刻坯的厚度约在2-3毫米左右,刻坯时刀法要准,不能拖拉,较细的墨线即可直接将泥切入然后挑出,面积较大的部分则需要逐点进行切挑,直至所有需要填泥的部分全部去除,刻除泥后,坯体形成凹凸均匀的起伏凹槽,为阴刻法,即刻成的纹样为凹体。刻坯过程中必须使坯体保持在一定的湿度,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需不时喷水保湿,刻坯是建水紫陶的代表性工艺,在笔画精细之处,微毫毕现,极尽能事,同时在刻坯时也需要掌握熟练的刀法和力量,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会导致器物制作的失败。同时刻坯过深,烧成时器皿易裂,而刻坯过浅,利坯打磨时会损伤画面,出现空洞或裂缝。

1.5填泥

填泥是紫陶彩绘装饰的一道重要工序,建水特有的五色泥成就了它自给自足色泥填彩特点,通过这五色泥的互相调配变化来实现刻填装饰的多变性和纯天然性。每种糊状泥浆用小桶盛放,,较干时酌情加入清水,泥坯刻好后,根据画面色彩要求以铁片挑起色泥,拍嵌在泥坯刻划处,并用工具将色泥抹平,待填好的色泥被坯体吸水变干后会出现自然凹陷,需要再次填泥,反复数次直到色泥与坯体牢牢结合,对于多次填泥的干湿程度要想接近,切不可太湿或太干,在填泥的过程中仍需要向坯体均匀少量的喷水,使坯体与色泥始终保持在接近的干湿程度,填泥的过程中不可压填过于用力,否则会损毁坯体,不断使用片状工具压紧色泥,如此才能除去泥料中的空气,使坯体结合紧密成为一体。在反复填坯的过程中才能达到层次分明的效果。

1.6精修

经过刻坯,填泥后泥坯表面已有所变化,填泥会覆盖在原有图案装饰表面,还需要再次对坯体进行精修,精修时要保持坯体整体的干湿程度一样时,才可以继续进行精修,坯体过干会使填泥与坯体分离,如果坯体过湿会导致坯体在精修时整体受损,烧成后均会产生开裂现象,使器型变形。在精修过程中,首先要仔细检查坯体是否有气泡,如果遇气泡要用刻刀将其挑破在将泥削抹压实,使用圆器陶坯进行精修需要将坯体放在陶车上,根据器型的要求利用各种专用的铁片或塑料工具进行修坯,使用竹片或塑料片等光滑的工具按同一个方向刮削,打磨坯体,使其致密,光洁,平整,并产生暗淡的光泽,对坯体进行精修也是在烧成前利用泥料的可塑性最后一次修整。修坯时陶车旋转速度不能过快,双手要与陶车配合好,精修的坯体薄厚均匀,以免修坏坯体上的填泥图形,如果器型为琢器则需要手工修坯,根据器型的形体和转折变化来反复打理修整。

2、烧成

怀揣着儿时的梦想,在把玩泥土中,获得那份从未遗失的童贞,这是陶艺最吸引人的魅力所在。亲近自然,体味泥土的言语,表达自我情感,在创造中获得乐趣。当柔软的泥土在经过火的洗礼后变成坚硬的瓷器时,人类对自然的感悟和控制力又增添一份。虽然陶土变为了紫陶,但是却经过了漫长的量与质变的升华过程。从最初的制作陶器的实用器皿,到现今的欣赏陶艺,实用与审美功能相得益彰的完美结合,这里面蕴涵着不可估量的文化积淀。陶艺被誉为火的艺术,通过成型,装饰,烧成等工艺最终表现在器物之上,那种跨越时空的语汇,承载着一种文化素养和人类文明传承的使命,展现出人类的创造精神和征服自然的不屈力量。

2.1窑的结构

建水碗窑村四周的山头上均有烧制厚壁粗陶的古窑址。以圆型,鸡罩状的窑室,直径约为2米左右,高约为三米,烧窑时火温均匀,为建水最早的烧窑遗址。在碗窑村附近的河埂下埋藏着这种小型无釉厚壁粗陶器。随着烧窑制瓷技术的不断进步,由烧圆窑改为烧小型龙窑,继而再由小型龙窑发展到烧大型龙窑,早期的龙窑遗址规模和体积较小,数量多且分散,后期的窑址规模和体积增大,但数量减少,比较集中分布在碗窑村后山附近。由于碗窑村张家沟后山,依山傍水,利用这后山天然地势建窑,依据坡度使得龙窑自然抽离增大,升温快,可以烧高温,并且烧装量比同期圆窑增加数倍。建水龙窑坡度在11-25度之间,在其烧窑制瓷兴盛期曾有二十余条龙窑,先仍残存余条已坍塌和遭破坏,掩埋,迭压的仅留着窑壁的龙窑遗址,窑长均不一,短者10余米,长者超过80米,宽度在1.5米到2.5米之间,高为1.5米左右,窑址相距较近,以现存龙窑为例,窑以低端为头,窑底用粘土抹成,底面铺砂两层,窑墙结构面上凝结有丰厚的窑汗,尤其以前段为甚,越往后则窑汗越薄,在窑头上层为方形火膛,下层为灰坑,中间用砖砌成窑笼,以漏柴灰。火塘之后为窑室,火膛与窑室之间建有火窗,窑室内分成2米宽的五级台阶,底面铺以白沙,上覆薪柴,以为燃料。窑室两侧墙角,相距一米左右开设一个观察孔,用以观火,并由此顺序向窑室内投柴助燃至最后一孔。排烟孔位于窑身尾部最高处后墙的中上部。烧窑时先点燃火膛薪柴,膛火经火窗进入窑室,点燃薪柴,烧窑师傅通过观察孔来观察火色掌握控制窑内火候,建水龙窑烧造温度约为1210±20摄氏度,最高可达到1300摄氏度左右。距此龙窑不远处,有一窑床结构与前窑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它的前段坡度为30°,后段为14°,两段交界处的折腰现象更为明显,烟火道的构筑不如前窑的规则整齐,中间的两个烟火道用砖坯和粘土堵小,以此来调节窑内的火焰流速。

建水龙窑这种利用自然山坡修筑,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自然抽力,不必另筑烟囱,窑基的修筑也十分省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利于窑温的提高和分布的均匀,为建水烧成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2烧成技术

在早期紫陶的烧制都是在长约几十米的龙窑中点燃柴薪提高温度,完成烧成。使用龙窑烧造陶器需要经验丰富的陶工观察控火,在龙窑的烧造过程中有很多非可控的因素存在,因此成品率不高,但多能形成一些意想不到的窑变效果。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采用烧造的多为电窑或气窑,烧成相对稳定,成品率显著提高。紫陶的烧成温度在1100℃至1200℃,烧制时间为7至12小时左右。高温烧造时,陶土中的易熔物质熔化为液态填充入未熔颗粒的间隙之间,使得泥坯收缩系数较高,建水陶烧成之后的收缩率大概为8%至20%,因此质地细密坚实。建水紫陶多采用一次烧成,其烧制一般有氧化和还原两种烧制方法。

氧化烧成是在烧制过程中,窑室内一直都有充足的氧气供给,一氧化碳浓度较低,在低温阶段使坯体排除残余水分,在不断的升温阶段,使坯体中水分及一切有机物都蒸发和挥发排出,使坯体得到正常的收缩,这时的氧化气氛后期转为强氧化气氛,在高温阶段到最高烧成温度时,强还原气氛后期转弱还原气氛或中性气氛,在最后的冷却阶段,从止火温度降到室温时,使得器物烧成。建水陶红白两种基本泥料在使用氧化焰烧制后,呈一种俗称“猪肝红”的暗红色,白泥呈明度较高的黄白色,俗称“象牙白”,并且使用氧化烧制的器物,打磨后色彩变化较小。

还原烧是在烧成后期窑内温度较高时,在窑内温度上升约至900℃左右之后,采取封闭进气孔和出烟口的方法,从而造成窑内氧气供应不足,燃料不能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当窑炉内一氧化碳的浓度在2%至4%时,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可使坯体内的氧化铁大部分还原成氧化亚铁,造成胎体表层颜色变深成为灰色或灰黑色。建水紫陶多部分还原烧成使用此种办法,若再使用渗碳的方法,可以使坯体显得更黑成为黑陶。

这种窑内渗碳的原理是使坯体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逐渐排出,坯体中的有机质逐渐分解,在常温下至900摄氏度以前,坯体气孔率增大,在红热状态下,孔隙内的气体因膨胀而排出,因而孔隙内接近于真空,气压很小,烧成后期,胎体的温度逐渐下降,孔隙具有吸附作用,在400到500摄氏度的范围内对碳粒的吸附作用比较明显,在这时将窑的排烟口封闭,致使窑内通风不畅,氧气供应不足,产生大量黑烟,实际就是许多微小的碳粒,碳粒首先被陶胎表面孔隙所吸附,然后逐渐向内部深处扩散,陶胎的温度降到400摄氏度以下时,孔隙内的气压逐渐变大,吸附作用逐渐减弱以致停止,渗碳的过程也随之结束,已经渗入陶胎的碳粒便沉积在孔隙之内,成为陶胎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使器物表面乃至胎心都变成了黑色。根据渗碳的不同程度,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器表呈现褐色,红褐胎,这是渗碳时窑内温度偏低,烟不浓或渗碳时间较短所致;二是器表呈现黑色,但胎体内呈现红褐色,这表明窑内温度适当,在浓烟中渗碳,但渗碳时间不长,只有陶器表面渗入大量碳粒,烧成的陶器即所谓“黑皮陶”;三是坯体表面和坯体里面都呈黑色,这是在浓烟中渗碳时间较长的结果,陶器表面和胎心的孔隙内都渗入大量炭粒,即真正的黑陶。用还原气氛和渗碳工艺烧出的陶器,具有更好的烧结性和更高的机械强度,对提高陶器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陶胎的孔隙中填充着大量碳粒,提高了器壁的致密度,有使液体不易渗透的作用。

早期由于人们使用龙窑来进行烧窑,在火膛通过添加木柴,含较多松脂的松木进行烧制,这样就有利于陶土的炭化烧制,渗碳效果极为明显,同时由于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陶胎器表发生的不确定性自然变化,会产生如灿烂云霞,或如大海怒涛,或如万马奔腾的变幻莫测,鬼斧神工的窑变效果。但是在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采用气窑进行烧造时,人工对温度进行控制,所达到所谓窑变的效果实则为烧成过程中对渗碳程度的把握不同所造成的不同的烧成效果。

但经人工控制炉火温度烧制出的紫陶出现了本色的“猪肝”红变得生涩,窑变不似龙窑木柴烧制后如云霞一般的多端和缥缈,却是一偏偏或者一快快似窑变的脏黑。当人们骈弃了传统烧制方法对陶器的历练,虽提高产成品率,大大降低烧制成本的同时,丧失的却是陶土、木、火相生、相克之规,丧失了紫陶应有的那种自然之美,内在之美,唯出陶而制陶,少了那份天成的美,少了那一颗虔诚的心。

3、磨制抛光

无釉磨光作为建水紫陶的特色之一,也是整个制作过程中一个最为耗费时间人力的工序,紫陶泥质细腻,通过磨制的去火皮,去丝、抛光三个部分:可以使得紫陶器物表面达到哑光、亮光、镜面光等不同的效果。

紫陶的去火刺过程犹如蝉蜕一般,刚出窑的紫陶制品均身披褐铜色外衣,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火刺(图10-11),是指坯体上会留下火烧后的痕迹。蒸汽或者木柴中的碳元素在高温的作用下,会在粘土表层形成一定的色彩和光泽,在烧成过程中,质地细密,杂质较少的粘土与质地粗糙,富含杂质的粘土相比更容易出现火刺效果和现象。火刺的颜色有很多种:红色,黄色以及只有在坯体轻薄,富有光泽的器皿上偶然出现的绯红色,灰烬堆积的地方则会形成天然灰釉,含铁量较高的粘土就以其丰富的火刺效果而闻名,采用还原气氛烧窑并实施慢速降温有助于火刺的形成,相反,降温速度过快会使火刺的颜色消退相对明显。最强烈的侵蚀肌理呈黑色带有淡淡的金属光泽,稍微柔和些的侵蚀肌理则呈灰色和褐色。

建水的紫陶土由于富含铁元素,因此极易形成火刺肌理,过多的铁元素会生成犹如巧克力般的金属深褐色,但是既是这样也掩饰不住它那金子般的心,智慧的工匠们通过打磨使紫陶为我们呈现一种雕琢后的美 。

高温煅烧后的紫陶胎质坚硬如铁,一件上好的紫陶器皿要通过至少七、八次的打磨工序来完成,首先要采用粗砂来去火皮,也是去掉表皮的糙火,只需通过打磨使陶器表面变得相对平滑,在此过程中不宜用力过重,否则会拉伤器物表面,不可补救;然后用细砂均匀的除去粗砂打磨后留下的一道道丝痕,这也就是俗称的去丝过程,熟练的技工会双手各持一个布包的鹅卵石,通过拉坯机的不停旋转,双手同时均匀用力,使器体整体被打磨程度一致。对于不同的光亮效果可通过第二步的打磨程度来区分,多次打磨达到光亮的效果为亮光或镜面光,打磨次数较少形成哑光效果,这些都是根据不同需求来完成的。接下来使用油石将坯面打磨光滑,使用表面光滑的鹅卵石进行抛光细研,打磨过程中产生的陶土细末会渗透进坯体中,要通过抛光后使用食用油或香油来对陶器周身进行擦拭,利用油对于颗粒物之间互相吸附的规律,颗粒越细对溶解油的吸附能力就越大,使陶土对溶解油的吸附量虽粒径的增大而明显减小,使打磨出的陶土粉末被油完全吸附,出去打磨后表面残留的细微陶灰。待油浸透完全后在用水清洗,紫陶器物表面已显露出光亮如新的外形。

结语

在中国云南多民族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建水人民在秉承传统烧窑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制作的建水紫陶历经多次变更,其内在的精神脉络始终没有中断过,在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同时,加入了经济模式的选择,以及民族风俗和习惯,自然资源素材的汲取,使得建水人民以其独有的眼光和发散的思维,展开了独具慧眼的审美视镜,在对建水的烧窑制作中融入了本民族的精神内涵,为中国陶瓷史增添了不少阳刚之美和旷野气息。在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因子时常构成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石。人类文明历经无数变革,饱受岁月洗礼,陶瓷作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记录下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回味清茶的甘洌与醇香时,醉心于建水紫陶的精致宜人。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古月照今晨,当我们被建水紫陶器具之美所征服时,遥想睿智的先民为后人作出的伟大贡献时,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为这曾经的绚烂而赞叹歌颂,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阻隔,拂去岁月的尘迹,尽情品味这杯岁月酿成的文化美酒。为这曾经的绚烂而赞叹歌颂,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阻隔,聆听来自云贵高原的悠远歌声。

【寻找身边的手艺】建水紫陶
紫陶文化阁主   阅读量:144
建水柴烧,把做陶当做一种信仰!
紫陶文化阁主   阅读量:124
步觉堂︱紫陶溯格
紫陶文化阁主   阅读量:63
吾尘草堂孔凡庚紫陶创作随笔
紫陶文化阁主   阅读量:164
建水熊小勇和他的建水广惠源陶艺馆
紫陶文化阁主   阅读量:81
建水刘跃和他的紫陶作品
紫陶文化阁主   阅读量:174
陈绍康简介及建水紫陶代表作品
紫陶文化阁主   阅读量:351
建水紫陶何永鑫介绍及紫陶作品
紫陶文化阁主   阅读量:161

网站名称:紫陶阁

备案号:滇ICP备14005210号-3

联系我们 :微信号(zitaoge888)

移动版本:http://m.zitaoge.cn/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880号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