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合作定制紫陶入驻名人堂投稿

复兴之柱:陈绍康的建水紫陶艺术及历史贡献

发布者:吴白雨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0-04-28 20:43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史家之一,英国伦敦大学贡布里希教授在其名著《艺术发展史》的第一句话便论到:“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构成艺术史本来面目的就是艺术家本身,或者说,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以及他们的创作和生活,构成了我们今日的艺术史。

没有艺术家就不存在所谓的“艺术”,人物造就历史。例如,如果没有钟张、二王、颜柳、苏黄米蔡、董其昌、王铎,以及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沙孟海、启功,就不可能有中国书法史。同样,在建水紫陶的历史中,如果缺少了潘金怀、张好、王定一、王克敏、王受之、向逢春、王式稷、沈河清、萧恩荣、丁吉三、马吉生、叶子湘、李月桥、向福功、杨大申、王瑞章、陈绍康、蓝嘉澍、袁应德、谭知凡、马成林等等杰出人物书写的重要篇章,建水紫陶的历史和文化都不会如此精彩而丰满。

如若我们以艺术史的评价标准来述论建水紫陶艺术的发展,权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初创期(清中晚期),在建水文人文化的熏染和内地陶器烧制技艺的影响下,以潘金怀、张好为代表的建水碗窑陶工,结合建水泥料之特点,创造性地开创了刻坯填泥、无釉磨制的陶瓷制作新工艺。这是划时代的时期,是建水紫陶工艺由初期探索到发展成熟的决定性时期,没有刻填磨制工艺的发现和文人文化浸润,就不可能有建水紫陶艺术史的发生和发展。这一时期,决定了建水紫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的陶种的姿态登上了中国陶瓷史的舞台。

第二时期:成熟期(清末民国),这是建水紫陶走向繁荣的时期,主要表现在器形品类大幅增多,工艺技术持续革新,名家名匠不断涌现,作坊商号林立碗窑。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里民间工艺和文人文化深度融合,也就是在建水紫陶的创作主体层面,实现了工匠和文人身份的合而为一。一代宗师向逢春(1895-1964)少时为碗窑陶工,不通文字,青年时期则发愤图强自习书画,创作出一大批建水紫陶的经典作品,成为了建水紫陶史上的煌煌丰碑。王定一本以书画闻名滇南,后来直接参与到陶器制作的全部过程,并和其子王式稷成立自家作坊经营紫陶。正因如此,诸如茶器、花器、文房器这些文人墨客喜爱的器具才得以全面发展,丰富了建水紫陶的器物类型和装饰语言,这是技术与艺术的深度统一,工艺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也是建水紫陶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名陶”的深层文化基因,更是建水紫陶能够被文化界、艺术界、收藏界认可的核心所在。

从这一时期留存下来的经典紫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建水紫陶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器形设计优雅完美,书画装饰品位高雅,刻填技法精致细腻。在以向逢春、王定一为代表的杰出紫陶名家的全力推动下,在作为抗战大后方的云南,迎来了从边疆偏僻之地转而成为全国学术中心和国际大通道的历史机遇下,建水的紫陶不仅名震国内,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向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

第三时期:发展期(1952年至2011年),这一时期主要围绕着建水工艺美术陶厂(建水陶器生产合作社、建水陶器厂)的历史而展开。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建水陶业尽管经历了动荡和波折,仍然在步履艰难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建水工艺美术陶厂(建水陶器生产合作社、建水陶器厂)实现了紫陶生产模式由家庭作坊向集体制、规模化、产业化的转型,直到2011建水工艺美术陶厂倒闭,私营性和个体化的公司作坊才真正成为建水紫陶产业的主流,虽然在这期间,建水工艺美术陶厂的生产技术数次革新,经营效益起起落落,但这一时间节点仍然标志着建水紫陶第三时期的结束。其次,在创作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格调上,建水紫陶由文人文化所追从的理想主义的精细和雅致,转向为以“为人民服务”的现实主义风格为审美标准和价值核心。这些对新中国充满伟大忠诚和伟大梦想的紫陶产品,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朴素语言,无疑具有更大更广泛社会基础,迄今仍代表着建水紫陶创作思想的高度和境界。再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云南大学、云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云南艺术学院、红河学院、云南省博物馆、红河州博物馆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支持建水紫陶产业发展,并将建水窑陶瓷带入到学术研究的领域之中,同时建水紫陶逐渐开始和全国其他著名窑口开展交流互动,建水工艺美术陶厂积极举办学习班并推荐职工到高等艺术院校攻读学历,极大提高了建水紫陶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这一时期的核心人物就是被誉为“临安二向”之一的向逢春之子向福功老艺人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杨大申教授,他们合作的作品在保留了极高艺术水准的同时也适应了建水紫陶产业化生产的转型。他们所确立的创作观念和艺术风格,连同培养的一大批建水工艺美术陶厂职工,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今天建水紫陶产业的发展。

1974年杨大申设计、陈绍康拉坯、向福功装饰的高脚汽锅

上世纪70年代陈绍康拉坯、向福功装饰、沈娅琴刻填的紫陶残帖赏盘

第四时期:复兴期(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广泛开展各级各类非遗传承项目,制定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传统手工技艺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建水紫陶迎来了全面复兴,进入到历史发展的全盛时期。紫陶产业飞跃发展,紫陶文化深入人心,已然成为了滇南文化核心和发展引擎。代表人物即是我们熟知的“紫陶四老”——陈绍康、袁应德、谭知凡、马成林,四老皆是对建水紫陶奉献毕生精力的制陶大师。他们的创作和实践构成了建水紫陶从发展期到复兴期的历史,也代表了当代建水紫陶传统烧制技艺的最高水平。他们深受向逢春、向福功的影响,又创造出春兰秋菊,各有所长的艺术道路和艺术风格,都保留了建水紫陶制作技艺最为传统和最具价值的精华。四老同时期在建水工艺美术陶厂工作了几十年,但是直到退休之后的近十多年以来,他们才焕发出强有力的生机,迎来了创作的春天。尽管他们从漫长的紫陶发展期走来,而他们产生的巨大影响却发生在当下并仍在持续,“紫陶四老”的坚守和推动,构成了建水紫陶复兴的主体部分。

上世纪70年代陈绍康制三足鼎式炉

上世纪70年代陈绍康拉坯、向福功装饰的残帖直口瓶

也许有的朋友会认为当代建水紫陶已经在高速发展中又经历了好几个阶段,四老已经成为了“过去时”。但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回望这段时光就可以发现,尽管这20年来,紫陶工艺技法不断翻新,艺术风格多种多样,并涌现出新一批优秀的紫陶名家大师,但以四老为代表的传统技艺和传统风格仍然是今日建水紫陶的主流。作为“紫陶四老之首”的陈绍康老师,是迄今唯一的“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2008年“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陈绍康被认定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尽管很多人称他为紫陶界的“人间国宝”,但我更愿意将陈老师比作建水紫陶发展史上的“复兴之柱”,撑起了建水紫陶更加高拔而广阔的天空。

陈绍康拉制汽锅

二、艺术价值

如前所述,如果我们要讨论一件艺术品或者一类艺术风格的形成,那么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创作这些作品的作者对艺术和生活的认识,了解他所选择的艺术道路。特别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的考察,更需要从时代、地域、文化、工艺技术、大众审美等生境所构成的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因此,在我们谈论陈绍康老师的紫陶作品之前,我想我们有必要深入理解陈绍康紫陶艺术的形成,及其所蕴含的思想。

陈绍康紫陶艺术既是对向氏风格的接续,又带有明显的个人艺术语言。2006年,我在恩师王瑞章教授的引荐下拜访陈绍康老师,开始了十多年来向陈老师学习建水紫陶工艺和文化的历程,在我和陈老师交往的过程中,尽管陈老师认为我们更多的是创作上的朋友,但我始终谨执弟子礼,思考和学习着陈老师对建水紫陶的真知灼见,完善着我对建水紫陶历史的研究。

很多次,陈老师拿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向福功先生的书画作品和他们合作的作品向我讲述向福功的成就,他一直认为向福功的书法和绘画都达到了极高水准,尤以画菊花最为杰出,即使与全国近现代名家相较,亦可抗衡。陈老师也向我讲到他年轻时和向逢春共事的往事,向逢春每天都勤奋练习《十七帖》《争座位帖》和画竹的故事,当然也会讲起他所知道的王式稷、马吉生、李月桥,还会讲起王瑞章、杨大申老师带他去宜兴紫砂厂交流汽锅拉坯以及与顾景舟先生的交往。在传承紫陶工艺的历程中,陈老师六十年多年来始终实践着两个紫陶重要的工艺环节——拉坯和书画,一者为造型,一者为装饰。他认为全面掌握拉坯和书画技艺是建水紫陶创作之根本。

王瑞章教授和陈绍康老师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  摄于2016年8月

绍康紫陶素以器形种类丰富、装饰精致华贵、风格古典文雅著称,这一方面是陈绍康老师精于造型设计,另一方面源于他高超的拉坯技艺。现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杨大申教授1979年9月10日致徐国发、陈绍康的书信中叙述了美国副总统蒙代尔夫人在梅健鹰教授陪同下参观中央工艺美院,特别要求观看拉坯演示,因陈绍康老师八月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完“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此次会议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已经返回建水,而错过向蒙代尔夫人展示中国陶瓷传统拉坯技艺的良机。对于此事,扬大申教授用“真可惜呀!可惜!若绍康你晚走几日,不正好在美国贵宾副总(统)夫人面前大显身手吗?要是我有权的话,我要派飞机来建水接你们来北京呀!多好的机会!”来表达他的遗憾,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杨老师对建水紫陶事业身体力行的推动,也可以看出他对陈绍康拉坯技艺的高度赞赏。去年在北京杨大申老师曾对我说,袁应德师傅拉传统器形是当之无愧的头名,而对照设计图拉新器形,陈绍康出类拔萃。

王瑞章老师亦评价陈绍康在上世纪中期就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全国一流的陶瓷设计家,并虚心学习,勤学苦练,所以他跳出了普通手工艺人的局限,成为从设计图纸到拉坯、装饰、烧制全过程都熟练掌握的建水紫陶代表性人物。他的手工拉坯成型最为接近图纸设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杨大申设计、向福功书画的高脚汽锅、小口梅瓶、赏盘等新器形,大多都由陈老师负责拉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杨大申教授设计、向福功书画的高脚汽锅、小口瓶、赏盘等新器形,均由陈老师负责拉坯。

杨大申教授1979年9月10日致徐国发、陈绍康的书信

在书画装饰上,陈老师极为重视书法的练习,逾八十高龄,仍然每天临帖写字。陈绍康书法以颜柳为基,又对《乙瑛碑》《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下过很大功夫,早年篆隶行草皆工,退休以后书法多楷书、行书、草书结合,一件作品上,有的字用楷书写,有的字用草书写,既不碍识读,又飞动秀逸。我十分热爱陈老师的书法艺术,也多次观瞻他写字的过程,陈老师的大字榜书,结字旷朗,体势多变,笔法沉稳,草法精准,章法有致,气势雄浑。陈老师无论纸本还是写陶,大字小字皆笔笔到位,从不描笔和复笔,形成了他宽厚圆转、磅礴古荡的书法特色。如今,建水历史名迹,紫陶作坊多请陈老师题名书写,皆视为珍宝。特别是建水紫陶书法装饰上,历来多以小字装饰,而陈老师大字书法装饰的作品,突出书写意味,夺人眼目,十分精彩。加之绍康紫陶烧制老辣,磨制精细,深具华丽富贵的艺术效果,是当代建水紫陶“质如铁、明如镜、润如玉、声如磬”的杰出典范。

陈绍康紫陶装饰创作

三、深远影响

如前文所述,以陈绍康为首的“紫陶四老”是源自向氏紫陶的正脉所在,也是当代建水紫陶传统烧制技艺最杰出的代表,尽管四老在技艺上各有所长,艺术上取法不同,但他们传承的古典风格和传统样式始终是建水紫陶技艺和文化的精髓所在。传统风格是建水历代陶工和百姓集体审美和价值判断的共性,代表着建水紫陶的典型工艺技法和艺术特征,是建水紫陶区别于其它窑口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尽管创新是艺术的本质属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作为一种手工造物艺术的建水紫陶,永远不会离不开传统的领域,离得越开特征越弱,靠的越近特征越著。比如中国书法的伟大传统,不就是在临摹碑帖的过程中发展创新的么?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重拾传统的重要价值和当代意义,传统就是文化的根,工艺的魂。因此,我们今天在保持艺术创作创新的同时,更加需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建水紫陶艺术中,老一辈名家将千百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智慧馈赠给我们,成为了今日建水紫陶的巨大财富。在传承中前行,在传统中创造,这是就是经典风格形成的原由,也是四老的作品受到藏家广泛青睐的根本所在。

陈绍康书法创作

2019年暑期,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云南省文化厅、云南大学联合主办,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执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建水紫陶创新设计研修班”在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陶习苑举行,在结业典礼上,我们有幸邀请到陈绍康、袁应德、谭知凡、马成林等老师为来自全国的20名同学讲话,陈老师讲到:“作为四大名陶的建水紫陶,其特征是全国其他窑口陶瓷所不能取代的,继承传统并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是我们应该走的道路。建水紫陶被称为文化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用刻填的技法把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结合在了陶器上,这是其他陶种所不具备的特征。比如以前王定一制作的残帖烟斗,即使放到全国来看,也是极品,没有后人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宜兴顾景舟对建水紫陶烟斗的评价相当高。我们应该坚持紫陶独特风格,发挥聪明才智,一定要有勇气和智慧,尽快的赶上,甚至超过宜兴紫砂。中央工艺美院张守智教授对我说过宜兴紫砂壶形式非常固定,要改变一点都很难。我们建水紫陶就是不同,就是有特色。做建水紫陶的人应该能写、能画、能拉坯、能烧窑,可以在造型、装饰、烧制上发挥特长。我们要关注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吸取营养,并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修养,发挥我们的优势,就能够为建水紫陶作出贡献”。

2019年度云南大学建水紫陶创新设计研修班结业合影

毫无疑问,陈老师的发言给在场的师生们莫大的鼓舞,也让我回忆起十多年前黄木忠师傅对我说过的故事:九十年代末,建水紫陶产业十分不景气,老厂的职工纷纷转行从事其它职业,但陈老师多次鼓励他们要坚持做陶,陶不好卖就应该把时间用来练书法。当时陈老师就判定建水紫陶的产业一定会迎来复兴,鼓励着大家克服困难,坚持紫陶事业。正是因为陈绍康老师的引领和绍康陶艺的成功,当时老厂的一大批职工才没有放弃制陶。

陈老师不仅培养出陈沛、陈俊两位才华横溢的紫陶名家,在建水,承袭绍康紫陶风格的陶人更是不胜枚举。十多年来,陈老师对我抬爱有加,尽心栽培,不仅对云南大学紫陶基地的工作全力支持,更在紫陶工艺和艺术创作上指导我、帮助我,对于这些经历,我总是充满感恩之情。今日,蔡若伟、李宜昆、李和强、张峻、黄一山、赵垚垚、邓勇、李明铖等一大批热爱陈绍康紫陶艺术的收藏家们编辑出版《陈绍康建水紫陶藏品选》,补充建水紫陶历史的书写,丰满建水紫陶艺术的篇章。这不仅是建水紫陶界的大事,也是文化界、收藏界、学术界的大事,其意义不仅在于当下,更链接着建水紫陶的过去和未来。

2020年4月18日 写于云南大学东陆园

何庆辉建水紫陶-“普鹭一蝶”陶艺工作室
紫陶业态阁主   阅读量:102
陈绍康的儿子陈俊及作品
紫陶业态阁主   阅读量:67
何眠人紫陶价格
紫陶业态阁主   阅读量:177
紫陶人家-谢峻仁、刘菁夫妇的紫陶情结
紫陶业态阁主   阅读量:172
师三毛建水紫陶-师正祥建水紫陶作品
紫陶业态阁主   阅读量:172
建水紫陶余丽芬的作品-余丽芬紫陶官网
紫陶业态阁主   阅读量:156
建水紫陶周连和作品
紫陶业态阁主   阅读量:61
建水马琳紫陶作品
紫陶业态阁主   阅读量:130
建水御兑居金鹏紫陶作品
紫陶业态阁主   阅读量:135
建水黄源紫陶作品欣赏
紫陶业态阁主   阅读量:148

网站名称:紫陶阁

备案号:滇ICP备14005210号-3

联系我们 :微信号(zitaoge888)

移动版本:http://m.zitaoge.cn/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880号